厦门市分子纳米技术与分析科学重点实验室简介

发布日期:2020-03-23     浏览次数:次   



厦门市分子纳米技术与分析科学重点实验室简介

   


   

  厦门市分子纳米技术与分析科学重点实验室与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相互依托,进一步整合研究力量。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分析化学专业于1952年由著名分析化学家陈国珍教授组建,并确立了仪器分析的专业方向,系我国高校中最早设立的分析化学专业之一。1986年著名光谱学家黄本立教授的加盟使光谱/质谱分析化学研究力量得到了加强,(原子和分子)光谱/质谱化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逐渐在国内保持了领先的地位,部分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水平。1995年10月由国家教委批准正式成立“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材料和生命过程分析科学国家教委实验室”,1999年获教育部批准升级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3年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的评估。面对分析科学的迅猛发展,分析学科的教学、科研人员奋发自强,使整个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分析化学学科跻身我国五个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学科之列。在黄本立院士等老一辈化学家直接带领和指导下成长起来的重点实验室,目前侧重于基于分子纳米技术的原子光谱/质谱和荧光光谱探针分析的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新型电化学分析检测原理与方法、色谱/电泳新型分离介质及其与光谱/质谱在线联用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光谱/质谱、分离-光谱/质谱联用技术、新型仪器和仪器部件的研制以及海洋、资源环境、材料等复杂体系分析方面具有鲜明的研究特色和较高的研究水平,已经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研究方向齐全的分析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主要研究方向为:

 

(1) 原子光谱/质谱分析。开展原子光谱/质谱分析的高效进样方法的基础研究和相关装置的构建;研制新型原子光谱/质谱仪器或重要部件;建立多维分离与原子光谱/质谱联用的分离分析平台。着力发展环境和生命复杂体系中关键痕量元素和生物活性分子的分离、含量测定和结构鉴定方法学,丰富元素/金属组学研究;为阐明痕量元素和活性分子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在环境和生命体系中的迁移转化/代谢规律、致毒/营养机制研究提供准确信息。

 

(2) 分子发光分析。开展分子发光基础理论研究,研究发光和传感机理,发展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生物相容性的新型分子荧光探针和传感体系,研究探针的固定化和再生化方法,开发适用于生化体系的表征、测定、相互作用研究以及生态环境和生物医学分析的新技术。侧重发展时间和空间分辨荧光分析;探索新型荧光检测模式以及发光检测与高效分离手段的联用技术;研究水溶性纳米量子点发光原理及分析应用;研究化合物结构对电致化学发光的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纳米材料修饰电极上电致化学发光及纳米电致化学发光器件的功能化。

 

(3) 色谱与分离科学。开展新型分离介质与技术的基础研究,提高现有分离介质和技术的选择性和效率;发展高效接口技术,强化色谱/电泳与光谱/质谱检测技术的集成,实现复杂体系中目标分析物的高分辨、高灵敏准确测定,为进一步开展元素形态分析和金属组学以及复杂环境和生物体系中持久性有毒物质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效应研究提供硬件支撑。

 

(4) 电化学分析。开展电自生离子色谱抑制器和高性能智能化离子色谱仪的研制;将多孔电极引入离子色谱抑制技术,实现电极与电解液室一体化;发展电化学合成中的离子色谱在线分析技术,实现对有机电合成中的各种物种的快速分析和检测。

 

(5) 分析仪器。集中力量研制并完善激光溅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电自生离子色谱新型抑制器、瞬短脉冲辉光放电离子源-飞行时间质谱仪、高分辨率电喷雾飞行时间质谱仪、多功能同步荧光光谱仪、石油多功能荧光光谱仪、PCD-1型高性能智能化离子色谱仪、便携式色谱仪、BOD工程样机、食品快速检测仪等仪器,开展新型分析仪器关键部件和整机的研制工作;着力发展便携式分析仪器;注重发展基于直接测定吸光的分子光谱新技术、“接口”和仪器集成技术、复杂环境现场分析技术等。

 

  实验室现有固定在编研究人员25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教授12名,博士生导师11名,副教授6名,其他研究人员3名,技术支持和管理人员4名,具有博士学位的17名,人员的平均年龄41岁。现任实验室主任为江云宝教授。

 

  近5年,实验室共培养博士72人,硕士170人,博士后8人。所承担的各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国际国内合作项目共109项,研究经费累计2450万元,其中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九五”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等国家级任务经费累计1743万元,占基金总额的71%。


地 址:福建省厦门市beat365正版唯一官网化学系 邮政编码:361005
电话/传真:0592-2186401
E-mail: analsci@xmu.edu.cn

   


上一条:教学科研机构 下一条:教育部物理化学研究所

Baidu
sogou